瑞士虽是个只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但不仅出了16个诺贝尔奖得主,还孕育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机床、钟表、电子和仪器等行业,并是世界公认的教育有特色的国家。瑞士的教育的四大特点是:自主、投入、基础、均衡。
自主:瑞士虽是小国,却是个联邦制国家,“多样性”在瑞士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这种现实,反映到教育上,就是瑞士没有中央教育部,教育基本由各州自理,中央只起一些最基本的协调作用,发放一点补贴。在总体统计上,国家补贴只占教育经费的12%,而88% 的费用则由地方承担。瑞士有12所大学,只有两所(苏黎世高工和洛桑高工)由国家管辖。
投入:重视教育投入,各州投入的教育经费虽高低有别,但差异并不十分悬殊,平均占其总支出的24%,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
基础:夯实基础,瑞士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有的州是8年)。瑞士全力经营公立学校,允许办私立学校,但不准私立学校成为贵族学校。公立学校占比95%。教育重在全面,反对偏废,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德育、美育,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
均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瑞士教育制度中最突出的、最有光彩的特点大概就是它的职业教育了。9年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之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个人情况生走上职业学校(俗称徒工学校)的道路,毕业时获得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文凭,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进入高等职业学院(或通过会考进入应用科学大学乃至联邦理工大学攻取工程师学位)。获得职业教育技术文凭后,可以成为土木工程绘图师、机械师、自动化技工等基础专业人才。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人才,各行各业的职业人才也同样重要。瑞士有300种职业,都有培训,学成后将获得证书。每个行业都在发展和进步,没有一个严谨、完整、高标准的职业培训系统,一个国家要取得经济和社会成功是不可能的。欧洲社会普遍对360行的重要性有共识,没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