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FRANCE

法国历史悠久,是欧洲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对全世界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法国近现代教育体系脱胎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所住在的传统教育体系。18世纪中后期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法国教育思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伏尔泰、爱儿维修、狄德罗、卢梭等思想家和启蒙运动者,奠定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基础。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大革命以后,在“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下,全国逐步形成了世俗性、普及的、男女平等的免费教育。此后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案及指导法为法国历次教育改革和当代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在这些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法国成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最早和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终身学习,还是从质量评价到院校治理,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欧盟的建立和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法国通过学制调整、推行欧洲学分转化系统、建立专门的智联给评估机构等措施增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流动性,以适应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法国政府和教育界深刻认识到,要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中处于主流乃至主导地位,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为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

“终身教育”的思想凝结着法国人的贡献,法国又努力将终身教育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法国终身教育以正规学校教育机构为基础,倡导个人、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能力认证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真正实现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化社会。虽然“终身教育”的思想至少在庄子和夸美纽斯那里就有所论及, 但作为一项教育政策,终身教育的原则应当说诞生于法国。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2年,著名革命家孔多塞(Condorcet)在其向国民议会提交的关于《公共教育的普遍组织》的报告中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建议。他指出:“教育应当普及,就是说扩展到所有公民。……教育应当在其各个层次容纳人类知识的全部体系,保证人们在其生命中的各个年龄得以保存其知识,或掌握新知识。” 但是风云变幻的革命未能允许终身教育的思想得以实施。20世纪60年代,教科文组织就成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讨论,发现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说法多有歧义,而主持这一讨论的恰好是在教科文组织中负责成人教育的法国人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他在后来发表的几乎成为终身教育经典著作的《终身教育导论》中总结说,“在谈论终身教育这一问题时,我们时刻都要想到教育的统一性和整体性”。1972年,法国前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Edgar Faure)作为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在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重提“终身教育”思想,他指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全部内容,而且其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教育中根本不存在任何不是终身的、独立的‘永不改变’的成份。换言之,终身教育不是一种教育体系,而是一个原则,用来建立—个完整的体系,并成为这一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的基础”。他还建议把“每个人都必须能够在一生不断学习”作为“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