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并且具有本国的一些特色,主要表现为:各所大学的水平差距不大且各具特色,在入学体制上是宽进严出,学术上崇尚自由,学制上有一定的弹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等。
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威廉•冯•洪堡(1767 – 1835)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原则。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非常受企业界的欢迎。这也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特色的优势,“双元制”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此外,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在毕业后仍然有继续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人生发展规划不设天花板。“双元制”职业教育方式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