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ERMANY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BBC的一个记录片提到,德国人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重视儿童教育。在德国,有1500多所森林幼儿园,可以说,森林教育/自然教育是德国幼儿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幼儿园不给孩子们提供玩具——这是森林幼儿园的核心理念之一。孩子游戏材料全部就地取材,森林里的树叶、花朵、虫子、鸟,还有风、霜、雨、雪、阳光,都是他们的玩具资源,孩子们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自然中就有无限的空间供孩子们享用。孩子们玩什么、怎么玩、与谁玩,由孩子自己决定。孩子们在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同时,自发、自主的成长,他们是自己成长的主人。老师们只是孩子成长的支持和陪伴者,看到孩子的创新也是对老师们极大鼓励,成人思维、想象有很多东西都固化了,甚至疆化,孩子们异乎寻常的想法本身对老师也是全新的。老师始终的任务就是良好的陪伴和有效的支持。幼儿园十分重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爱护从进园第一天就植根在孩子心里,很多东西可循环使用,很多材料可再生利用,这是幼儿园培养孩子们的目标所在。在森林幼儿园,以儿童为中心的想法能够处处体现。

师生共同商议活动地点,自主选择活动的方式:或攀爬,或阅读,或安静探索。种种表现,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成人对幼儿的尊重与信任。相信孩子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能力,相信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份信任正是我国很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缺失的。

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并且具有本国的一些特色,主要表现为:各所大学的水平差距不大且各具特色,在入学体制上是宽进严出,学术上崇尚自由,学制上有一定的弹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等。
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威廉•冯•洪堡(1767 – 1835)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原则。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非常受企业界的欢迎。这也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特色的优势,“双元制”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此外,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在毕业后仍然有继续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人生发展规划不设天花板。“双元制”职业教育方式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